top of page
Search
  • Writer's pictureKai Hei Chor Cellist

倫敦地下鐵雜記


鐵路系統彷彿是現代大城市的標誌。作為一個擁有一百五十多年歷史鐵路系統,倫敦地下鐵有著世界第三長的總線路長度,並包含十一條路線。因為車廂在像管道一樣的圓形隧道裡行駛,當地人習慣把官方名字“Underground” 稱做Tube (管子) 。 雖說最常乘搭的是中央線和千禧線,我卻偏愛Overground 和 DLR。 事實上 Overground 和 DLR 算不上是地下鐵,只是也歸倫敦交通局管理,票務系統相同,所以人們也把它們當作地下鐵系統的一部分。Overground 和 DLR 有點像香港的輕鐵,都在(大部分時間)地上行駛。前者是近郊鐵路,橙色為主的車身配備冷暖氣;後者全稱Dockland Light Railway, 是鑑於東倫敦碼頭區在六十年代起失去其國際航運業之優勢的再發展產物。無論是坐在Overground 上看著那些舊式維多利亞建築;又或從DLR無人駕駛列車的窗外見證着河邊區新式建築和廢棄工廠的有趣混合,跟市中心截然不同的景色總能讓我心曠神怡。這一刻,列車好像變成了飛機,患有多重人格的倫敦在數十分鐘的車程裡盡入眼簾。

【俄羅斯輪盤】

在倫敦乘地鐵就好比參加了俄羅斯輪盤遊戲 --- : 你永遠不知道鐵路系統甚麼時候會突然故障/延誤,但總會有乘客中招。在倫敦待過一陣子的朋友應該都知道倫敦鐵路系統故障的頻繁有多誇張。還記得第一天來到倫敦,學長首個告誡便是「出門前看看地鐵status」。所以,很多職業樂手都會提早最少半小時到達排練室,以免被指揮陛下凌遲處死。以為轉乘巴士便安枕無憂?那我祝你不要在乘車當中聽到 「本公車現在改變路線」吧! (我至少遇過二十次)

【留住溫度,速度,感情和憤怒】

要數倫敦地鐵最討厭的地方,除了又舊有髒的狹窄車廂外,夏季的車廂溫度難免讓人難以忍受。在倫敦地鐵,很多線路是沒有配備冷氣的。冬季尚可,夏季車廂溫度卻可達 47 °C 。 試想想在繁忙時間裏擠在既悶熱又狹窄的車廂內,那股夾著着汗水,塵埃和悶熱的氣味加上好比工地中的行車噪音... 還是努力工作買車吧!

【乘車百態】

熟悉倫敦的朋友都知道,倫敦地鐵是收不到手機信號的。在那條隔絕電波管子裏,人們好像回到前網絡時代。沒有中年人使用揚聲器看狗血劇,也鮮有大媽用行李箱參加輾腳大賽(大概是不懂英語所以都坐大巴吧)。車廂內甚麼人都有,有人看書,有人閱報,有人思考人生,也有人玩離線手游。因為每個月台都有wifi,也有人會用停站的僅僅數十秒來發whatsapp,頗有那些年上課偷發手機短信的情懷。昨天甚至遇到一位黑人女士大聲講道,與一名伊斯蘭教徒鬧得不亦樂乎....

車站裡亦有官方認可的街頭藝人。古典,流行,搖滾,民族音樂的應有盡有,目不暇給。其演出水平大多令人讚歎不已。還記得在博物館林立的南肯辛顿站隧道裡,一名賣藝者看見一群正在前往參觀博物館的小學生。他把本來唱著的 Hey Jude 立刻改成 Twinkle Twinke Little Stars,然後天真的大合唱充斥著整條隧道,我的心也被這些小天使溶化。

有些站亦放著直立式鋼琴,上面寫著 Play me。Beatles, Adele, Jazz improvisation, Schubert Widmung, Bach 等名曲每日從各個過客手上譜出。沒有演琴家的演奏會那般圓滿,雖短暫卻精彩;也沒有演奏廳的斯坦威鋼琴那般光輝,卻不失轟烈。

昨天回家時,一位本與我並肩而行的陌生下班族叔叔突然停下來。他自言自語道“This tunnel is gorgeous isn't it?” ,之後便從背包內拿起紙筆,慢慢地把地鐵的行人隧道勾勒出來。

或許叔叔之後所乘的地鐵還是會誤點;或許也會遇到奇怪的傳教姨姨;也可能遇上令人難以忘懷,卻以後再也找不着的街頭演奏。但我相信,叔叔那一剎的心裡就只有那條美麗的行人隧道。


47 views0 comments

Recent Posts

See All
bottom of page